服務熱線
18127993046
汕尾市土壤污染詳細調查與風險評價
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分析測試中心
韓工—
一、調查目的
場地調查與修復的經驗表明,準確詳實的場地調查評估能夠為后期的修復治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篩選針對性較強的修復方案。同時還能夠明確修復區域的邊界和深度,正確估算場地修復的土方量,為后期的治理修復節約大量的資金成本、人力成本和時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調查原則
(1)針對性原則。
(2)規范性原則。
(3)可操作性原則。
三、調查工作流程
場地環境調查與風險評估的方法以資料收集分析、相關人員走訪、現場調查采樣、樣品檢測、數據分析以及風險模型計算等方法為主。
汕尾市土壤污染詳細調查與風險評價工作步驟如下:
(1)前期資料分析:收集相關資料,了解建廠以來的生產情況及“三廢”產生、排放情況、污染源類型、數量及分布情況、廠周邊地區生態環境信息(包括地形、地貌、水系、地質、土壤類型和性質等)、了解廠周邊環境敏感目標情況、泄漏等突發性污染事故情況、環境污染糾紛情況、原企業關停、搬遷情況等信息。
(2)調查監測方案制定:根據資料分析和對廠區內污染狀況的初步判斷,制定場地調查與監測技術方案,明確調查的目的、范圍、點位布設、樣品采集的要求,確定監測項目,進行項目經費的預算等。
(3)現場采樣與勘察:在場地現場完成監測點位的定位,組織實施樣品的采集和保存等各項工作。
(4)樣品分析:采集的樣品運送至有資質的實驗室進行樣品的預處理和測試分析工作,并出具檢測報告。
(5)場地土壤污染風險評估:在對檢測數據進行匯總分析的基礎上,利用相關風險評估模型對場地各區域土壤在各種暴露途徑下的人體健康風險進行計算,得出各區域的污染等級并給出修復目標值。
四、人體健康風險評估工作依據及技術方法
人體健康風險評估以保護人體健康為出發點,根據對場地土壤污染物含量的調查結果,應用人體健康風險評估方法評估當前污染場地若不經處理,用于居住、商業、工業等開發時,對生活、活動于該場地上的人體健康所產生的風險。從而可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場地土壤進行處理,以達到保護人體健康的目的。除了直接的體現對人體健康的關注之外,人體健康風險評估方法可用于評估更多種類的污染物,以風險的形式定性或半定量的表征場地污染的程度,可更好的應對場地中存在多種污染物的復雜情況。
人體健康風險評估目標
(1)評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對居住及工商業用地方式下人體健康產生的風險,篩選高風險點位或區域;
(2)篩選出土壤及地下水中對環境及人體健康危害大的污染因子,提出基于保護人體健康的關注污染物風險控制目標值;
(3)針對存在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問題,根據場地特征參數,計算修復目標污染物的修復目標值,提出建議修復的范圍、土方量及建議的修復技術方案。
人體健康風險評估工作內容
(1)利用軟件計算場地檢出污染物的篩選值,對污染物進行初步篩選,篩選出對人體健康可能產生較高風險的污染物,作為人體健康風險評估的關注污染物;
(2)在現場勘察和初步采樣監測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土地利用規劃,以篩選出的關注污染物為評估對象開展土壤污染人體健康風險評估,初步了解土壤污染的風險區域的范圍、分布,明確對人體健康危害的風險水平。
(3)選用場地特征參數,采用健康風險評估方法推算在可接受的風險水平下,土壤中主要關注污染物的安全含量水平,初步確定風險控制目標值,為進一步確定污染土壤修復目標值提供科學依據。
(4)初步估算土壤修復的區域面積及土方量,為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方案提供依據。
人體健康風險評估原則
(1)針對性原則。根據場地所在區域土地未來規劃用途、居民生活方式等信息建立受體暴露概念模型,選擇合適的模型及模型參數,展開人體健康風險評估及生態風險評估。
(2)規范性原則。嚴格按照目前國內或上人體健康風險評估相關技術規范、軟件開展相應的風險評估工作,保證評估過程和評估結果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客觀性。
(3)可操作性原則。綜合考慮評估目標、評估時間、經費、技術以及現場條件等客觀因素,保證評估過程切實可行。